与张学良有一段故事,要嫁给溥仪却成了溥仪弟媳的女人是谁?
由于溥杰放任不管张学良绯闻,唐怡莹愈发明目张胆地和张学良往来。一时之间张学良绯闻,她和张学良的关系,闹得人尽皆知。尽管唐怡莹用尽手段,张学良却并没有娶她的意思。后来,张学良在回忆录中说,唐怡莹能画也能写诗,有些才气,所以很喜欢她,一度还想娶她。
唐怡莹本身出身娇贵,恣意任性,嫁为人妻后并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,一颗无处安放的春心种子随风飘荡。终于,在她遇上张学良的那一刻燃烧了。明明是两个人的饭局却因为一场偶遇成了三人的晚餐,一日,溥杰和唐怡莹在饭店时正好遇到了张学良,受邀,张学良于次日前往溥杰家做客。
唐怡莹是瑾妃的侄女,在瑾妃的指婚下嫁给了溥仪的弟弟溥杰。因和溥杰婚姻不幸福,和张学良私下有一段违背道德礼仪的私情。因为姑姑是瑾妃,所以使的唐怡莹从小就经常有机会入宫,瑾妃最初有意想让唐怡莹将来能嫁给溥仪当皇后,于是在唐怡莹和溥仪小的时候,就经常创造机会让他们一起玩耍。
先说说张学良和唐石霞的故事。唐石霞在嫁给溥杰不久,就在北京饭店和张学良相识,溥杰当时邀请少帅第二天在家中聚餐,第二天张学良到溥仪家中后,发现唐石霞正在看一本册子,里面都是张学良近几年来的新闻报道上的剪纸。张学良心想张学良绯闻:原来这是早就对我有意思了,于是就和唐石霞在一起了。
如何才能和一个人相伴到百年?张学良和赵一荻来告诉你答案
这位姑娘就是赵四小姐赵一荻,出生于北洋政府交通系统的官僚之家——赵家,一位著名的民国名媛,张学良的第三任妻子。“这是我姑娘”应该是赵一荻在耄耋之年听到的最动听的话语了。我想,这应该也是张学良对赵一荻在他身旁70余年不离不弃,无悔付出发自肺腑的回赠。
张学良是海峡两岸的世纪传奇人物,他的功业﹑家世和情史都为世人津津乐道。在张学良将军漫长的人生道路上,赵四小姐与他相濡以沫70余载,至死分离。2000年6月间,张学良陪伴在赵一荻的病榻旁,拉着妻子的手,直到她安然辞世。
之后的时间呢,张学良不得不接管了这个女人,可给不给名分的事是由其夫人说了算的,夫人心想当然一百个不乐意,当因为人已经在东北了,赶回去吧也不是个事,所以约法三章:不能进大帅府,不能有任何的名分。就这样赵一荻就留在了张学良的身边。可谁知这一呆就呆了一辈子。
当时的社会环境倡导新文化新思想,张学良与赵一狄的爱情也算是自由婚恋的一个代表。赵一狄为了爱情为了张学良可以抛弃家世,不顾及名分,只愿陪伴在赵一狄身边;而张学良并没有因为世俗的阻碍放弃赵一狄,而是尽力将她留在身边。对于于凤至他的确有亏欠,但是对赵一狄他绝对算是专一的爱了。
赵一荻也是一个传奇的女子。她是个知书达理的才女,她与张学良的相遇,是一场命运的安排。她在他最困顿的时刻给予他支持和勇气,陪伴他度过那些漫长的岁月。那一天,迎来了张学良百岁生日的盛大宴会。
赵一荻用尽了一生的坚定与执着创造了一段爱情神话。人们曾经这样评价过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爱情:在美女爱英雄的乱世之中,很多少人都会爱上风流少帅,但能没名没分地陪伴一个失意的男人度过几十年寂寞幽禁生涯的,恐怕只有赵四小姐了。
张学良宋美龄同居是真的吗
张学良和宋美龄并没有同居。首先,我们需要明确的是,关于张学良和宋美龄是否同居的说法,缺乏确凿的历史证据支持。在历史上,没有相关的记录或传闻表明两人曾经同居过。其次,从个人生活和隐私的角度来看,即使历史上存在这样的说法,我们也无法证实其真实性。
历史有记载,张、宋二人在20世纪20年代末-30年代初有过一段接触,但是远远没有到达闹八卦绯闻的程度,张学良那时候对赵四小姐爱的死去活来,估计也没兴致追求宋美龄。
张学良与宋美龄在灯火酒绿的宴会中初识了,在众多美女中,唯有宋美龄吸引了他。当时,两人都是二十多岁,张学良为她气质而倾倒,宋美龄也为他的风度而倾倒,并称他为“莱茵河畔的骑士”,可以说宋美龄刚回国的时候,张学良一眼就相中了,之后两人还频频约会,两人一度成为洋场的耀眼明星。
胡蝶与张学良“跳舞”被骂红颜祸水,30多年后求见,张:不见也罢
1、一代“电影皇后”胡蝶与叱咤风云的少帅张学良认识,看上去并不是一件不寻常的事,如果说两人有故事的话,也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。 1931年,少帅张学良和著名电影明星胡蝶一起“跳舞”的事传得沸沸汤汤 ,然而,人们好奇的并不是少帅新的桃色绯闻,相反人们都很愤怒, 大骂张学良是“风流将军”,胡蝶是“红颜祸水”。
2、后胡蝶去北平折外景,被日本特务阴谋诬陷,说她在“九·一八”之夜和张学良跳舞而被报纸中伤为“红颜祸水”,此时洋行职员潘有声深爱着胡蝶,在胡蝶荣登影后之后,两人终成眷属。抗战爆发,胡蝶一家避居香港,香港沧陷,胡蝶全家又辗转逃到重庆。
3、日本通讯社四处散布“九一八”之夜张学良与红粉佳人胡蝶欢歌共舞的谣言,致使舆论四起。上海《时事新报》还刊出了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作的打油诗,“赵四风流朱五狂,翩翩蝴蝶正当行,温柔乡是英雄冢,哪管东师入沈阳。” 这首诗很快不迳而飞,一时之间胡蝶成了“红颜祸水”的代名词。
4、胡蝶是年老正常死亡,1989年4月23日在加拿大去世,享年81岁。胡蝶死的时候81岁,她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“蝴蝶(胡蝶)要飞走了”,她用自己名字的同音蝴蝶来比喻自己,蝴蝶飞走了的说法也暗示自己即将离开人世。
5、这有两种说法:一说是天津日本特务机关报《庸报》故意造谣,以转移人们的视线;另一说法是南京国民党政府中的亲日派蓄意借题发挥,目的在于把一切罪过都推到张学良身上,为蒋介石、同时也为日本侵略者开脱罪责。可谓用心良苦。
发表评论
2025-04-21 02:24:03 · 来自回复
2025-04-20 22:18:24 · 来自回复
2025-04-20 22:36:36 · 来自回复
2025-04-20 19:50:05 · 来自回复
2025-04-21 00:43:59 · 来自回复
2025-04-21 03:32:32 · 来自回复
2025-04-21 06:36:06 · 来自回复
2025-04-21 00:34:50 · 来自回复
2025-04-21 00:17:03 · 来自回复
2025-04-20 19:49:04 · 来自回复
2025-04-20 22:07:09 · 来自回复
2025-04-21 01:10:49 · 来自回复
2025-04-21 06:05:43 · 来自回复
2025-04-21 02:34:47 · 来自回复
2025-04-21 05:48:03 · 来自回复
2025-04-21 05:15:34 · 来自回复
2025-04-21 01:58:05 · 来自回复
2025-04-21 02:50:53 · 来自回复